经济复苏无望?德国工业界:对未来竞争力感到悲观
现在的德国,已经不再是“经济发动机”了,而是成了拖累欧洲经济的存在,遭到不少国家的嫌弃。就像此前,部分欧洲国家嘲讽称,这就是曾经的经济强国,现在不得不依靠欧盟提供的补助生活。这样的舆论,让朔尔茨政府遭到质疑,进而产生了要求提前选举的抗议活动。
朔尔茨
参考消息网报道称,对德国经济丧失信心的不止是德国公民,还有德国工业界。德国经济研究所指出,经过对2000多家德国企业的调查,发现了德国正在面临着“30年来最严重的竞争力危机”,德国工业在未来可能无法和其他国家竞争。很显然,德国工业界已经失去了信心。
首先,是全球供应链中断与工业生产受阻。此前的新冠疫情造成了供应链大规模中断,德国作为高度依赖出口与全球价值链的经济体,深受其害。德国的支柱产业--汽车业,由于零部件供应短缺,生产线被迫减产甚至停产。半导体芯片荒、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问题持续困扰德国制造商,严重影响了产出与交货期,抑制了经济增长潜力。
德国汽车业
德国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目标,但快速推进的能源转型也带来了高昂成本。关闭煤炭发电厂、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的同时,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全跟上需求。加之俄乌冲突导致的天然气危机,推高了能源价格,加重企业负担,消费者生活成本攀升。此外,绿色技术的投资回报周期长,初期资金投入巨大,成为德国财政的一大挑战。
而且,德国劳动力市场近年来出现了明显的紧缩现象,失业率低至历史低位,但这也意味着可用劳动力稀缺,工资上涨压力增大。与此同时,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,退休年龄人口比例不断上升,社会保障体系承压,未来劳动供给趋紧,长期看可能制约经济增长活力。
经济
同时,移民政策在缓解劳动力短缺方面发挥了作用,但也带来了社会融合与文化认同的挑战。如何平衡经济发展需求与社会稳定,是德国政府必须面对的复杂议题。移民群体融入程度不同,教育、就业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社会分层,影响整体凝聚力与国家竞争力。
还有,德国企业在高端制造与工程领域具有竞争优势,但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相对滞后,部分行业未能充分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。数字化人才不足、数据保护法规严格等因素限制了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,与中美等国差距拉大,长期来看可能削弱德国的全球竞争力。
移民
此外,德国还在面临着国际贸易环境变化。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,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速放缓,均对德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构成威胁。关税壁垒、汇率波动、市场需求减少,这些因素叠加,对德国中小企业尤其不利,后者在德国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。
值得一提的是,德国的基础设施,包括交通网络、信息通信技术设施等,曾一度领先全球。然而,近年来,面对数字化、自动化的需求,基础设施现代化步伐明显滞后。公路拥堵、铁路网维护不足、宽带覆盖区域有限等问题,成为制约经济效率与生活质量的因素。
德国
最后,德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显著增加了养老、医疗保障的压力。随着平均寿命延长,工作年龄人口比例下降,养老金系统面临支付风险,医疗保健成本攀升。为了维持高标准的社会福利,德国政府需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,而这可能抑制消费和投资,间接影响经济活力。